第6章 苦乐参半

A+ A-

  “保长的字写的真不错呢。”同桌的莫天奇悄悄附在项岳耳边说。他俩因为个儿高,被排在教室倒数第二排。

  “嗯。”项岳也有同感。

  “保长”是他们给数学老师起的外号。因为这个陆老师长得有点像电影《抓壮丁》里的王保长。此刻“保长”正在讲解一道一元二次方程。他的粉笔板书笔力虬劲。

  中断高考十一年后重新招生开课,为了让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新生尽快处于同一水平线,学校安排了两个月时间补课,把文革前正规高中数理化课程全部过一遍。

  陆老师是一所厂办学校的老师,文革前J大数学系毕业,专业功底深厚。

  代数部分,对项岳来说没什么难度。唯有几何,特别是立体几何稍麻烦一点。证明三维空间的物体有点烧脑,有时为一道题耗去不少时间。

  下课了。后排的钟伟过来拍拍项岳肩膀:“项老弟,借你课堂笔记看看。”

  项岳把笔记本拿给他。

  304寝室里除了老三届张钊,其他几位都借过项岳的课堂笔记。项岳心下思忖:这些人课堂上睡大觉么?怎么都不记笔记呢?

  当然,项岳也有被难题卡主的时候。除了问老师,他还会去找“教授”请教。

  所谓“教授”,是本班同学季星云,原先人称“老季”。因为他本身长得有点“大叔”相,且戴着厚厚的眼镜,又加上无所不知口若悬河。但人家并非老三届,也下过乡。此人一来出身书香世家,二来一直读书不辍,所以知识面相当丰厚,故此又被封了个绰号“教授”。项岳感觉他跟自己师傅朱哲宇有得一拼。

  “教授,你干嘛不直接考研啊?在这里上课简直浪费生命。”项岳想起朱哲宇考研去了,有一次忍不住对季星云说。

  “教授”推了推眼镜笑了:“我觉得还是学得扎实一点好。跳跃着上去,一来有风险,二来容易崴脚。”

  项岳点点头。先见识过“博士”的本事,又领略了“教授”的能耐,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自己算个鸟,夹着尾巴努力学习吧。

  此刻,项岳拿着一道几何题去找“教授”。

  “教授”一看,急忙翻开自己的笔记本。

  “这里,我昨晚也费了点劲才解出来。你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教授”把笔记本递给项岳。

  “教授”的字体纤细且有点女性化,但推理过程缜密,层层递进很完美。

  “哈,原来这样分析啊。我怎么没想到?”他恍然大悟。

  晚自习结束9点回到寝室,洗漱过后很快到了10点。熄灯后大家依旧挑灯夜学。

  寝室名单上第六个人王路,听辅导员说转到其他专业去了。因此304室就成了“五人帮”。

  莫天奇点着蜡烛在桌前做题,小山东则打着手电筒看书。上铺的钟伟也打着手电,可他没多久就打起了呼噜。

  只有张钊和项岳按学校作息时间睡了。

  项岳基本消化了所学内容,还有时间看点课外书。他带了《史记》和《资治通鉴》,继续了解中国历史。

  半夜里,项岳一觉醒来去小解,发现小山东和莫天奇依然亮着灯。他揉了揉眼睛看看手表,此时已是夜间1点半!

  精神可嘉。他心说。但是明天还有明天的课啊。

  早晨6点半项岳醒来。窗外天光已经大亮。这会儿寝室里静悄悄。他朝几位室友床铺上一看,大家都在熟睡中。唯有自己下铺的张钊不在。

  这位老大早睡早起啊。他边想边穿衣下了床。

  简单洗漱后,他出门去长跑。

  锻炼身体也是师傅分手时对他提出的要求。师傅说:“没有健康身体一切等于零。锻炼身体是一辈子的事,能否坚持是关键。能成大事的人都有坚强的意志。”

  就在他沿着林荫大道跑了一圈回到宿舍楼时,只见张钊正在西侧不远处的松树下拿着书本咿咿呀呀地朗读英语。

  “老大,怪不得睡那么早,原来早起学英语呢。”项岳赞道。

  张钊正了正黑框眼镜回应道:“不抓紧没办法啊。我跟你们不一样,知青身份,上学主要是为了解决户口。成绩不好就怕分不到好单位。”

  项岳同情地点点头。年龄不一样,考虑问题自然不同。项岳根本没想过分配问题。对他来说,上大学就是深造机会,将来去哪里听天由命吧。英雄总有用武之地。

  看着张钊手里的《许国璋英语》,项岳不禁皱了皱眉头。

  英语,是项岳又爱又恨的一门课。

  梳短发戴金丝眼镜,操一口上海普通话的英语女教师曾怡凡30多岁,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她对这些一把年纪还要从ABC教起的学生们既无奈又无语。

  15岁进工厂的项岳,迄今为止全部英语知识就是那几句:workers,peasants,and soldiers,long live chairman Mao,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曾老师第一次提问项岳,让他念课本第二课某句课文。他站起来时紧张得手心里都是汗。

  “Is ……this ……a……desk……”他用力读出了第一句。

  “停!”曾老师说:“你的发音基本算准确。但是,你的语气太生硬,没有语调起伏。英语本身是十分优美的语言,应该朗朗上口。但你的发音听上去像在跟人吵架,硬邦邦吐出来一个单词,像石头一样,能砸死人的。”老师说完自己先笑了。

  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夹杂着笑声。

  项岳脸上有点挂不住。自己其他几门成绩一向不错,只有这该死的英语……

  但他知道老师说的没错。因为紧张,自己每个单词基本都发的重音,就像汉语里全是第四声。

  “你坐下吧。以后多听多练。如果有条件不妨买个录音机。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日本松下收录机。同学们周末可以到街上去看看。”老师和蔼地说。

  最可笑的是小山东。这个从没接触过英语的农村孩子,记不住佶屈聱牙的“洋文”。为此他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把课本里的英文单词发音全部用汉语标注下来。

  曾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他的发音与项岳差不多,也是嘴里跳出来一堆“石头”。

  老师低头看了一眼他的英文课本,大声惊呼道:“哎呦,你怎么这样标注读音啊?!”

  “……”小山东一脸紧张低头无语。

  “同学们,”老师拿起小山东的课本:“这是一种最要不得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多读多听,学习发音的方法是努力掌握音标。标注汉语的方法绝对要不得。这样学出来的是一种“中国式英语”,会把自己引入歧途。大家切记不可以啊。”

  同学们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只听后排的钟伟说:“我也是这样注音的啊。音标太多太难,谁记得住啊。”

  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录音机跟读了,鹦鹉学舌最好不过。

  周末,项岳跟莫天奇一同来到市里的音像制品商店,找到了那种被称之为“黑砖头“的东西——日本松下RQ-2106型单卡录音机。它确实与砖头很相似,只不过大了一圈。他们低头一看,价格栏里赫然写着:280元。

  带薪读书的项岳每月51元,不吃不喝将近半年的收入啊……感觉有点肉痛。他站在音像店里犹豫了一会儿,但想到自己打死人的石头发音,还是一咬牙买了下来。

  回到304寝室,一帮人全凑了上来,争相观看这个时髦的洋玩意儿。

  “哇,日本进口的哎!”

  “这么贵啊……”

  “我先尝尝鲜。”莫天奇抢先戴上耳机按下放音键。他听了一会儿不住地点头:“是好听,比咱英语老师发音还准。”

  “你怎么知道比老师还准?我来听听。”钟伟从莫天奇耳朵上拽下耳机,自己听了一会儿说:“正宗老外果然不一样,说的比唱的好听。”

  “项岳,咱也试试听一下?”老三届也动心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舍友们都想借。项岳考虑之后跟大家约法三章:实行轮流制,每天一个人借用,早上和晚间是自己的使用时间。

  戴上耳机,项岳可以一遍遍重复收听音标和句子发音了。他每天早晚都翻来覆去听课文。

  不久后,钟伟也让家人帮买了一个。后来,老三届也下了血本——他买了个200元不到的国产录音机。这种质量自然不能跟“小鬼子”的东东相比,且只能听磁带不能听广播。

  张钊根本没钱,他是每个月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经常不吃菜只吃馒头和发糕。这样,国家发的15元伙食费能省出一半。另外他还跟家里要了点,又跟老乡和同学借了点。

  之后,304寝室里不时传出咿咿呀呀的英语跟读声。

  樱花渐渐落去。校园荷花池里的荷花含苞欲放的时候,夏天到了。

  中学内容补习结束,他们进入大学课程。

  教室里和餐厅内到处贴着“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华崛起而奋发读书”……等等大幅标语。

  那时教材也很缺失,大多是学校临时编印的,油印的也有。“教授”不知从哪里找到门路,为大家搞到一批据说很权威的高等数学《吉米多维奇习题集》,价格还不贵。

  “大家到我这里登记哦,需要的赶紧交钱。”钟伟对这种事儿很热心。

  同学们纷纷解囊购买。

  项岳永远记得教授高等数学的老师易浦生的模样

  他大约40多岁,小平头下面是一张橄榄形的脸,操一口标准陕西话。不苟言笑的他总爱穿对襟衣服,脚蹬圆口布鞋,像极了山村农民。

  “……线性代数,起源于对二维和三维直角坐标系的研究。向量是一个有方向的线段……”项岳一边听着易老师抑扬顿挫的陕西腔,一边在数学书上勾画重点。

  易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抬头一看,老师正拿着粉笔头朝教室后面用力扔过去。

  “啪!”粉笔头不偏不倚落在钟伟脑袋上。

  原来,易老师发现有人漠视数学课,公然在课堂上睡大觉。

  “哈哈哈……”教室里一片哄笑声。睡眼朦胧的钟伟摸着被打痛的后脑勺抬起头来。

  易老师义正词严地说:“饿(我)讲的不好你可以不来。在课堂上睡觉这不是打饿(我)地脸么?”

  莫天奇附在项岳耳边道:“这小子昨夜一直在看《第二次握手》呢。”

  《第二次握手》从手抄本转为印刷本,是当年最火的畅销书,男女粉丝无数。

  寝室里不到晚上12点没人睡觉。熄灯后,项岳和莫天奇、钟伟各自点着蜡烛继续奋战,张钊和小山东却不知去处了。

  一天,朝阳厂有同事来本市出差。项岳请假陪同逛街吃饭后,晚上回到校园里。他在图书馆门厅的角落看到蜷缩着席地而坐的小山东。

  “你怎么在这里?”他不由得问。

  “这里夜间不熄灯,通宵都亮呢。”小山东笑着说。

  张钊不知去了哪里苦读。估计也是这种有“长明灯”的地方。

  或许校方看到学生们太过刻苦,因此开展了各项体育活动。篮球比赛、越野长跑等等。

  莫天奇和钟伟这对冤家,又因为一个“妹子”加深了彼此的怨恨,成了令人难忘的情敌。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鸠占鹊巢 第2章 狭路相逢 第3章 塞翁失马 第4章 大学梦圆 第5章 初入校门 第6章 苦乐参半 第7章 情敌冤家 第8章 军训来了 第9章 “作弊”被捉 第10章 卧谈会 第11章 看电影与爬山 vip 第12章 被爱情撞了一下腰 vip 第13章 老莫的逆转 vip 第14章 毕业季插曲 vip 第15章 姐姐的隐私 vip 第16章 迟来的美女 vip 第17章 较量 vip 第18章 斗智 vip 第19章 散步的夜晚 vip 第20章 春游北峰山 vip 第21章 火热情书 vip 第22章 激情之夜 vip 第23章 彻底晕菜 vip 第24章 姐弟谈心 vip 第25章 原来如此 vip 第26章 失恋之痛 vip 第27章 改变命运的演讲 vip 第28章 万万没想到 vip 第29章 初入官场 vip 第30章 再次崭露头角 vip 第31章 鸿运当头 vip 第32章 詹副书记 vip 第33章 市委“宫斗” vip 第34章 政绩凸显 vip 第35章 书记家事 vip 第36章 詹新燕 vip 第37章 被恋爱 vip 第38章 不开窍的副部长 vip 第39章 窗户纸终于捅破 vip 第40章 婚礼如期举行 vip 第41章 晴天一个霹雳 vip 第42章 车祸之后 vip 第43章 捅了马蜂窝 vip 第44章 无奈下海 vip 第45章 初涉商海 vip 第46章 第一桶金 vip 第47章 铤而走险 vip 第48章 非法拘禁罪 vip 第49章 走出看守所之后 vip 第50章 我们离婚吧 vip 第51章 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车 vip 第52章 走出国门 vip 第53章 美利坚,我来了! vip 第54章 初来乍到 vip 第55章 RA助教和圣诞节 vip 第56章 香蕉人 vip 第57章 中国通和驾照 vip 第58章 东部之旅——认识美国 vip 第59章 美国梦和中国梦 vip 第60章 爱情的纪念 vip 第61章 回国 vip 第62章 从头开始 vip 第63章 竞争和促销 vip 第64章 要开超市啦 vip 第65章 旗开得胜 vip 第66章 蓦然回首 vip 第67章 一辈子靠着我 vip 第68章 美梦成真 vip 第69章 突遭横祸 vip 第70章 起死回生 vip 第71章 风险投资 vip 第72章 “岳成”公司诞生 vip 第73章 渐入佳境 vip 第74章 噩运突然降临 vip 第75章 痛失爱妻 vip 第76章 噩梦醒来是早晨 vip 第77章 尾声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