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双赢理念才能成就大事

A+ A-

  助人就是自助,活在地狱中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依旧生活在地狱中;天堂中的人们深谙此道,所以他们生活在了天堂里。人们要懂得开启双赢思维,双赢即非损人利己,亦非损己利人,双赢是一种互惠互利。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 韦伯斯特

  乐于助人是双赢的基础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讲究合作和双赢的时代里,那种一心为己的人最终会被人识破,而一个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这就达到了“双赢”的功效。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帮助别人的人更有益处。”这句话是个真理,从下面的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乐于助人者的收获。

  玛格丽特·泰勒·耶茨是美国一位小说家,但如果大家知道了她的故事,一定会认为这比她写的任何一部小说更加真实、精彩。

  耶茨太太心脏不好,患病一年多来她一直躺在床上不能动,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足足有22个小时。对于她来说,最长的旅程是由房间走到花园去进行日光浴。即使这样,还是需要女佣的扶持才能走到。所以,耶茨一直以为自己的后半辈子就这样卧床了。

  事实确是如此,如果不是日军来轰炸珍珠港,她永远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那天她迎来了自己生命的转折。

  故事发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天早晨,发生轰炸时,一切都陷入了混乱之中。不巧,一颗炸弹掉在耶茨家附近,炸弹爆炸的余力将她震得跌下了床。

  这时,陆军派出卡车去接海、陆军军人的妻儿到学校避难。红十字会的人打电话给耶茨太太,问她是否愿意帮忙做联络中心。于是,耶茨通过电话记录下那些海军、陆军军人的亲人的安全住址以及电话,然后,红十字会的人再让军人与耶茨联系。

  通过一上午的忙碌,耶茨惊喜地发现她的丈夫是安全的。但是,这次意外有太多的军人伤亡,她开始努力为那些还不知道丈夫生死的太太们打气,同时也要去安慰那些已经失去了丈夫的太太们。

  这一次阵亡的官兵共计2117人,另有960人失踪。最开始的时候,耶茨还是躺在床上接听电话,后来她起身坐在了床上。最后,她越来越忙,精神又很亢奋,居然忘记了自己仍在生病,她开始下床坐到了桌边接听电话。

  因为耶茨忙于帮助那些比她状况还惨的人,她完全地忘我了,现在她已经再也不用躺在床上了,除了每晚睡觉的8个小时。事后,耶茨感叹,如果不是日本空袭珍珠港,她可能下半辈子都是个废人。珍珠港遭袭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惨剧,但对耶茨个人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一件好事。

  在这之前,躺在床上的她是一个消极的等待者,等待着别人的帮助和关怀,她的潜意识里已经失去了复原的意志。这个危机给了耶茨一个活下去的重要理由,使她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或照顾自己了。耶茨找到了一种新的力量,使她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了别人身上,正是这种转变使得她获得了新生。

  帮助别人,自己也能受益。这不是一句无谓的空话,而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个客观事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们都可以选择做一个人人都喜欢并愿意提供帮助的人,那就在他人有困难时伸出我们的援手吧!

  小贴士:

  在人们通往成功的路上更多的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战胜他人;更多的是与他人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争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正如印度谚语所说:“帮助你的兄弟划船过河吧!瞧,你自己不也过河了!”

  共生就是共赢

  能把别人放在心上,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样的人一定也会获得他人的回报。这样的故事不仅仅存在于人类身上,在动物界,互利互惠的道理也在深刻地体现着。

  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生活着一种美丽异常的动物,名叫蓝蝶。它外形极其美丽、炫目,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作“会飞的花朵”。然而,在几十年前,蓝蝶突然灭绝了。

  道格拉斯·麦其逊是一位昆虫学家,专门研究蝶类。他对“会飞的花朵”凋谢之谜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之后,得出一个惊人的发现:导致蓝蝶绝种的原因竟然与两种蚂蚁的灭绝息息相关。

  麦其逊发现,蓝蝶是在醋酸植物上产卵繁殖的,而它的幼虫腹部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对于蚂蚁来说是极具诱惑性的香甜美食。每当闻到这一特殊的香味,蚂蚁就会爬到蓝蝶幼虫的腹部边尽情享受,而蓝蝶也并不加以干涉。

  蚂蚁并不是白吃,蓝蝶的幼虫是吃树叶的,每吃完一片树叶,众工蚁就会把它抬到另一片新树叶上,让它吃个饱。而且,每当蚂蚁在草地上发现蓝蝶的卵时,也会马上来照顾这些幼小的生命,生怕被其他昆虫掠去,就像个保姆一样。

  冬天来临,工蚁就把蓝蝶幼虫搬进自己温暖舒适的蚁穴里,在吸食蓝蝶幼虫分泌的“蜜露”时,有时甚至把自己的幼虫作为食物奉献给这位“贵宾”。可以说,蚂蚁与蓝蝶的这种互惠互利关系,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

  可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无情地侵占了这两种蚂蚁的生存空间,他们用推土机摧毁了他们的栖息地,小蚂蚁从此灭绝了。而没有了相依为命的小蚂蚁,蓝蝶也就难逃灭绝的宿命了。

  无独有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洋生物学家布兰姆潜入深水以后,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面:一条银灰色的大鱼离开鱼群,向一条五彩斑斓的小鱼快速游去。

  布兰姆以为,这条小鱼肯定在劫难逃了。可是,令他感到吃惊的是,大鱼并没有向小鱼扑去,而是停在小鱼面前,平静地张开了鱼鳍,一动也不动。小鱼见了,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紧贴着大鱼的身体,用尖嘴开始吮吸大鱼的身体。最后,它竟将半截身子钻入大鱼的鳃中。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分钟,它们便分手了,小鱼潜入了海草丛中,而那大鱼则轻松地去追赶自己的同伴了。在以后的数月里,布兰姆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观察研究,并多次见到这种情景。

  他由此判断,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布兰姆认为,小鱼是“海洋里里的“大夫”,它是在为大鱼治病。它身长只有三四厘米,色彩艳丽,游动时就像一条飘动的彩带,因而当地人称它“彩带鱼”。彩带鱼喜欢在珊瑚礁中或海草丛生的地方游来游去,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各种鱼,一见到彩带鱼就会游过去,把它团团围住。

  有一次,布兰姆惊讶地发现,共有几百条鱼围住了一条彩带鱼。这条彩带鱼时而拱向这一条,时而拱向另一条,用尖嘴在它们身上啄食着。而这些大鱼怡然自得地摆出了各种姿势,有的头朝上,有的头向下,也有的侧身横躺,有的甚至腹部朝天。

  布兰姆捉了一条彩带鱼,剖开它的胃,发现里面装满了各种寄生虫、小鱼以及腐烂的鱼皮。布兰姆感叹着,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合作!鱼“大夫”用尖嘴为大鱼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啄掉鱼鳞、鱼鳍和鱼鳃上的寄生虫,而这些又成了鱼“大夫”的美味佳肴。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很有好处,生物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

  在动物界里到互相帮助、强弱相依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研究之后把这种动物利他的事说成是天性。换一个角度,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共性呢?

  小贴士:

  如果总想着自己的得失不顾他人的得失,就会被束缚,最后就算得到了也不会快乐。而一心为了别人,正是为了自己,处处给别人行方便,就是给自己行方便。这是一个朴素的真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一定生活在天堂。

  双赢是一种智慧

  我们传统的中国人喜欢用筷子作为餐具,而用过筷子的人都知道,只有两支独立的筷子和谐地配合,才能夹起想要吃的东西。如果把两只筷子分开,只用其中的任一根,恐怕就不会顺利地吃到东西了。两根筷子的事例,其实也蕴含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合作会带来双赢。

  《吕氏春秋·不广》中记载了一种前腿如鼠、后腿如兔的奇怪动物——蛰蹶,长短不一的脚使它举步维艰。虽然如此,它却有一副利齿,奇怪的是,它却经常利用自己的利齿采摘植物给一种叫蛩蛩距虚的动物吃。

  蛩蛩距虚和蛰蹶正相反,它虽然没有利齿,却有强壮的四肢。于是,当发生灾难时,蛩蛩距虚就把蛰蹶背在背上,共同逃难。

  可见,动物的生存繁衍中蕴藏着高深的双赢智慧,为了生存而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是大自然的法则。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种身形很小的犀鸟,它因为身形过小,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只能停在犀牛的背上,依靠着犀牛的强壮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而犀牛之所以会接受它,是因为犀牛皮肤缝隙间的寄生虫,也正需要这种小鸟啄食清理,犀鸟和犀牛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关系,犀牛甚至还可以凭借小犀鸟灵敏的感觉来获知临近的危险。

  《中庸》有言:“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双赢精神,就是要化“异中之抵触”为“和中之互补”,这是一种高深的成功智慧。反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很多思想上的摩擦与意见上的不和,但更要找到可以相互合作的地方,进行取长补短,才能在双赢的智慧中,筑起共同的新高度。

  “新鸿基”是香港赫赫有名的财团,它的创始人冯景禧就是靠双赢的理念打下常青基业的。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冯景禧和郭德胜、李兆基三个好友在一起,非常看好刚刚兴起的房地产业。

  后来,他们合作开办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专营房地产,这三人都是时代的精英,而论胆识与才略又各有千秋。郭德胜精明强干、火候老到;李兆基思维敏捷、足智多谋;冯景禧精通财务、擅长分析,他们被人称作“三剑客”。

  他们联袂上阵,齐心协力,更是无人可匹敌。在当时的香港地产业,他们搅起了一阵旋风,逐渐发展为地产霸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尺之长,可以彰显寸的灵巧;取寸之短,为得褒扬尺的长度,于是,尺寸合作使得他们的发展顺风顺水,成就了辉煌的事业成果。他们的发展历程诠释了双赢的高深智慧,所以,他们打造香港地产的神话也就绝非偶然。

  有关花旗银行的故事,也说明了选择双赢是一种智慧。在二战刚结束后,各国经济都极度萧条,各国的银行大都停止了接济困难企业。

  然而,花旗银行却仍在积极办理各项贷款业务,目的在于尽力挽救衰败中的企业。到最后,他们这种“奉献”的结果就是,企业由于受到了援助而没有被迫停工,它们迅速发展,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并按时归还了花旗银行的贷款。花旗银行的双赢策略,不但没有使自己蒙受经济损失,反而为自己带来了极高的信誉,成为世界知名的银行之一。

  有人说:“当有人欺骗别人的时候,我明白,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当有人去攻击旁人的时候,我也明白,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而现在他们来伤害了,我该怎么办呢?”当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才能回想起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为时已晚。

  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纵观周围的人,凡是懂得与别人合作取得双赢的,都是成功的人、快乐的人,有智慧的人。畏首畏尾,害怕与人合作的人,不可能获取大的成功。

  小贴士:

  双赢的智慧让每个人都做胜利者,让每个人既宽容又坚忍不拔。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今天你帮助他人,他可能不会马上报答,但他会记住你的好处,也许会在你不如意时给你以回报。双赢总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这就好像是一顿无尽的美餐,让人们享用不尽。

  学会双赢赢得更多

  21世纪是一个双赢的时代,随着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一样的人才,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借助他人的智慧来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当然,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说:“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尽力帮助他,这样做不但不会让我损失什么,反而会给我带来荣誉,让我的事业更加顺利。”如果不懂得双赢的智慧,就不会乐于帮助他人,那自身的发展便可能会变得极为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可以这样说,学会双赢的人才会赢得更多。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与席勒的友情照耀了欧洲文学史的半边天空,他们的互助合作成就了一段佳话。年长成熟的歌德给予席勒以安定的呵护,使他无生活的忧虑,而年轻激越的席勒给予歌德新的创作热情,于是一部伟大的《浮士德》跃出水面,双赢的光焰点亮了成功的天空。

  试想,倘若没有此二人魏玛城中的相遇、相知,到相辅相成,歌德也许仍受限于琐杂的政务中不能自拔,而席勒也许已被困窘的生活湮没,从此默默无闻。两人的互助与友谊,不仅成就了自身的成功,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现在的大多数人习惯以输或赢来判断自己的处境,觉得只要是赢,便是代表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得输。通过这副非赢即输的眼镜看人生,只为了一点点的利而与他人拼个你死我活,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要唤醒内在的知觉,通过合作的手段,让彼此获得更多的收益,才是聪明人的所为。

  有一个人醉心于戏曲,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选择一处并不热闹的地区,兴建了一所超水准的戏院。没想到,戏院开张之后奇迹出现了。附近的餐馆、百货商店一家接一家地开设,也纷纷跟进。

  没过几年,这个曾经荒凉的地方竟然发展异常繁荣,戏院的卖座也由此变得鼎盛。这时,戏院主人的妻子向丈夫抱怨道:“你看看我们的周围,这么一小块地盖栋楼就能租那么多钱,而你有这么大的地,却只用来收门票,真是吃大亏了!我们不如把剧场改建为商用大厦,也做餐饮百货,分租出去,单就租金来说,就比剧场的收人多几倍呢!”

  这人仔细想了想,确实如此,就赶紧拆掉了剧场,改建起了商业大楼。不料想,楼还没有竣工,周围的邻居,邻近的餐饮、百货商店纷纷迁走了,房价也开始下跌,往日的繁华又不见了。

  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以前见面对他热情有加的邻居们,再相遇时,竟对他恶眼相向。经历了这么多,这人终于想通了,原来,是他的剧场为附近带来繁荣,这种繁荣又反过来供养了他的戏院,他是人们互利互惠的一环,现在他的环断掉了,以前的繁荣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互为因果、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循环,在这种循环中,我们可以看出芸芸众生其实是一个整体,你如果不让别人赢,可能你也会输掉自己。

  由此可见,“赢”的真正意义是通力合作,实现目标,而绝非是两个对立的双方争个你死我活,分出个曲直高低。用合作代替竞争,能让人们在有效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达成更多的目标,总之,双赢才是真的赢,双赢才能赢得更多。

  小贴士:

  双赢不仅仅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表示自信、预示着成功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应铭记在心的智慧。努力追求双赢的良好习惯,总可以使人们冷静地面对竞争,亦可以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促进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早日成功。

  学会互动互敬

  双赢是一种互动,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叠加组合。双赢不是传动轴,每个合作者都不能依赖着别人去前进,要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运转。这样说,双赢更像滑轮组,各就各位,协作互动才能达到共同的高度。

  克服自身的短处,发挥自身的长处,而不是完全依赖对方的优点,漠视自己的缺点。所以说,在双赢的合作智慧中,首先就要摒弃依赖的心理。

  有这样一对朋友,一个动手能力强,一个动脑能力强。他们本来是一对很好的合作伙伴,并且他们希望通过双赢的理念,成功地做一些事情。

  可是,一到具体合作的时候,擅长动脑的就开始不切实际地幻想,吩咐擅长动手的去做。在他看来,自己就是负责想象,做的事情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不巧的是,擅长动手的人也和他有同样的想法,他觉得动脑筋的人就应该想得周详,而没有及时提供一些切实的改进建议给动脑的人,自己只是负责实施,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立马扔下不管。

  可想而知,他们这样做是不可能拥有双赢效果的。事情最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都把希望依赖在别人身上。缺少了成员间真正的互补与互动。后果必然是,动脑的人越来越不知道怎样想,动手的人越来越不知道怎样做。他们的依赖致使双方的长处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短处反而更加明显,甚至还不如不合作来得快一些呢!

  现在,双赢的理念已成为现代社会竞争的主旋律。人们明白,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面对不同的人、相同的目标,只有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让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让自己的长处“承载”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获益,携手成功。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天才与天才相遇总是竞争的开始,如果他们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总是互相牵绊,那将要留下多大的遗憾。既然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彼此间的缘分,在竞争中寻求共同和谐的一点,是此刻最好的选择。

  琼斯还是个高中生,是学校篮球队的女篮队员。球打得相当不错,身高足以成为学校篮球队的首发队员。除此之外,她的好友玛琳,也被选入大学篮球队的首发队员。琼斯我比较擅长中远距离投球,常常一场球打下来能有四五个进球,这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可是,她慢慢发现,玛琳不喜欢她在球场上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因此,无论有多好的投篮机会,玛琳都不会再将球传给琼斯了。琼斯非常生气,可是爸爸对她说:“我有一个建议,可以让玛琳把球传给你,那就是你一得到球,就马上传给她。”

  琼斯没有明白爸爸这番话的深意,很快就要打下一场比赛了,琼斯决心让玛琳在比赛中出出丑。可是,比赛的时候,当她第一次拿到球时,就听到爸爸在观众席上大声叫喊,他的嗓音很低沉:“把球传给玛琳!”

  琼斯犹豫了一下,将球传给了玛琳。她看到玛琳仿佛愣了一下,然后转身投篮,手起球落,2分。这时,琼斯突然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为另一个人的成功而由衷地感到高兴!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她们的比分领先了。

  赢球的感觉真好!下半场琼斯继续听从爸爸的建议,一有机会就将球传给玛琳,除非这个球适于别人投篮或由她直接投篮更好。通过与别人的合作,这场她们以绝对领先的成绩取得了成功。

  在以后的比赛中,玛琳开始向琼斯传球,而且还像以前一样,一有机会就传给她。她们的配合变得越来越默契,两人之间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在那一年的比赛中,她们赢了大多数比赛,不仅如此,她们两人也成了家乡小镇中的传奇人物。当地报纸甚至专门写了一篇有关她们两人默契配合的报道。当然,琼斯在比赛中的得分也比以前多了。

  这次比赛给琼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体会到了双赢想法的奥妙,通力合作、争取双赢带给她的是震撼和快乐。

  正如人们通常描述的那样,双赢总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给别人成功的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别人成功会使自己充满了快乐。

  小贴士:

  双赢需要互相了解,也需要互动,就像机器用的时间长了需要维护一样,人与人之间也要真诚相待、勇于沟通。双赢不是争强好胜,也不是两败俱伤。在真诚合作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最终尝到“双赢”这杯美酒的滋味。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